关注「盛景商业评论」,挖掘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盛景商业评论(ID:sjwl360)/ 编辑:sunny
以后再有人问起这个,就不需要懵一脸了
前两年,有一个词很火——叫“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简称RDF)。
这个词,起源于霸气外露的乔布斯。
据说,乔帮主可以让所有人陷入他的现实扭曲力场中,只要他觉得你行,不行也行;他觉得你不行,行也不行。
后来也用来形容苹果公司、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
再后来……
厂商求生存求发展,需要它,
▼
演员演TVB的戏,需要它,
▼
乐视造汽车,也需要它。
▼
仿佛一夜之间,没有现实扭曲力场,你连啥都干不成了。
▼
这我不禁就要问了,这个我们听到过不下1000次的词——现实扭曲力场——到底是什么鬼?
是不是企业家们编出来骗我钱的?
是不是我进去以后就能变得非常苗条?
今天,我必须来一探究竟
经过我多方考察,它的来历是这样的:
“现实扭曲力场(RDF)”一词来源于美国1966年发行的著名电影《星际迷航》,特指外星人通过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
(我也不懂是到底咋做到的,反正记住这个力场很牛就对了。)
“现实扭曲力场”第一次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是在早期麦金塔(苹果公司的电脑)软件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的著作《苹果往事》中,安迪拿它来形容乔布斯的强大气场:
乔布斯结合口若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力、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从而形成视听混淆的现实扭曲力场。
(喂,你确定这样说老板,友谊的小船不会翻吗?)
另外一位苹果的工程师特里布尔说:“现实扭曲力场”这个短语既是一种称赞,也是一种警示。陷入乔布斯的扭曲力场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也正是这种力场让他可以真正地改变现实。
(终于找到一位会说话的人了。)
为什么这个词最先会出现在乔布斯身上,甚至几乎成了他的专属名词呢?
《苹果往事》一书中,安迪·赫茨菲尔德提到了他和乔布斯之间一件事,可能能让你有所体会。
“Apple II过时了,麦金塔才是未来!”
1981年2月25日,我(安迪·赫茨菲尔德)想辞职,公司CEO斯科特为了挽留我,同意让我试试麦金塔的项目。
当天下午斯科特安排了我和乔布斯谈一谈。
我一进入乔布斯的办公室,他劈头就说:“你行吗?我们麦金塔只要真正的高手,我不确定你是不是能行。”
我告诉他,我认为自已还不错。
他继续说:“我听说你很有创意,是真的吗?”
我告诉他,这不是我自已评价的,但我很想加入麦金塔团队,我自认为会做得不错。
他说很快会给我答复。
下午4点半,乔布斯来告诉我可以加入麦金塔团队了,我当时正在为Apple II写新DOS 4.0操作系统。
乔布斯说:“你做这个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有谁会关心Apple II?几年后Apple II就寿终正寝了,你的操作系统还没写完就已经过时了,麦金塔才是苹果的未来,你现在就开始做麦金塔!”
说完他拨掉Apple II和显示器的电源线,两个一并搬起,“跟我来,我带你去新的位置。”
看了例子,你应该也发现了,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其实就是用他那骇人的眼神、口若悬河的表述、以及他扭曲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来让周围的人(甚至全世界的用户)相信他所说的话。
乔布斯正是依靠这一神秘能力改变了他周围的人群,颠覆了业界的思维,用苹果的亿万产品改写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也有不少人将现实扭曲力场认为是乔布斯强大无边的洗脑能力,是一种欺骗。
但如果真的只是欺骗,乔布斯凭什么真的用他强大的完美主义扭曲力场缔造了苹果企业的神话,也创造出了iPod、iPhone等惊世骇俗的正在改变世界的产品呢?
很显然,不假思索单纯地否定它是欺骗,难有说服力。
不如再来看一个关于iPhone的实际案例吧:
2007年,就在iPhone准备进入店铺销售前一个多月,乔布斯将一批助理喊到办公室。连续几周,他一直在口袋带着一台原型机。
据参加会议的人说,当时乔布斯愤怒地拿着自己的iPhone,指着塑料显示屏上的小划痕。然后,他从牛仔裤里拿出钥匙说:“人们会从口袋里拿出手机,也会拿出钥匙。我不卖会划伤的手机!”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不被划伤的玻璃,他接着说:“我要玻璃显示屏,在六周内完成它。”
六周?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苹果用了2年时间开发iPhone原型机,代号为Purple 2,如何在六周内找到合适的材料和供应商,如何保证高品质的同时可以迅速制造数百万台,而且成本不贵且能赚到可观的利润?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乔布斯坚信一定可以完成。
于是一名高管离开会议室后,马上订了张去深圳的机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最终,几经周折,乔布斯与康宁公司CEO会面,并完成了合同,这也促成了iPhone的完美开端。
这样的现实扭曲力场,你觉得是欺骗或忽悠吗,还是一种超强的完成目标的信念和计划呢?
我想你有答案。
其实看了这么多案例,总结下来,我们可以发现“现实扭曲力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这是一种人格魅力
首先,追求取向要高,有一种不将就的心态(比如乔布斯对iPhone屏幕的精益求精);
然后,对一件事有足够的狂热(乔布斯、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无不如此);
最后,有执着的态度(否则没说服别人,先被别人说服了)。
这也是一种说服能力
首先,要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性,引导他人的思想(乔布斯留下想辞职的员工,一定不会来硬的);
其次,要能把自己的信心传递给他人(六周为什么做不到?你一定可以);
最后,谈判技巧(乔布斯在和iPhone的供应商谈判时,往往可以获得巨大的让利和支持)。
这还是一种获得结果的能力
首先,要能想象出可获得的结果,并准确地向对方描述(这也是说服对方的一个关键点);
其次,对于计划中的完美结果,不能因为现实妥协(乔布斯一向如此);
最后,得根据结果来倒推资源和时间点,并去一步步完成它(苹果的人才来自索尼、康宁等许多优秀公司,材料和制作来自世界各地)。
说了那么多关于现实扭曲力场的事,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有可能获得这种能力吗?
答案是: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
至少,我们做不到像乔布斯那样扭曲全世界。但能在关键时刻扭曲那么一下子,说不定也可以完成原来根本不敢想象的任务了。
不信?来试试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幸福来了」免费节目——“企业家都是“扭曲现实”的高手,你呢?”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精彩内容
标签: 下载吹牛苹果版
评论列表
词来源于美国1966年发行的著名电影《星际迷航》,特指外星人通过精神力量建造了新世界。 (我也不懂是到底咋做到的,反正记住这个力场很牛就对了。) “现实扭曲力场”第一次在现实社会中出现,是在早期麦金塔(苹果公司的电脑)软件工程师安迪·赫茨菲尔德的著作《苹果往事》中,安迪拿它来